央行醞釀差別存准率動態調整卡住信貸週轉總閥門
來源:
信貸週轉
發佈時間:
2010/12/27 下午 05:39:12
返回
打印
信貸週轉央行總行行長辦公會議已於近日通過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的方案。計劃將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動態調整引入宏觀審慎架構,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調控工具。上述方案尚在最後修改階段。
央行總行行長辦公會議已於近日通過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的方案。計劃將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動態調整引入宏觀審慎架構,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調控工具。上述方案尚在最後修改階段。央行將通過動態調整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探索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從源頭上把好信貸週轉“總閥門”。
根據方案,在確定差別存款準備金繳納標準時,央行將會參考金融機構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經營規模、關聯性和替代性,以及其主要經營指標和監管風險指標差別化收繳,凡是資本充足率較低、經營風險較大的金融機構就要多繳存款準備金,且多繳的存款準備金利息適當降低直至為零。
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動態化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的貨幣信貸週轉工作座談會上,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曾明示,2011年各行新增信貸週轉總量和信貸週轉增幅都要比今年有所回落。凡是已實行了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銀行,如果仍難降低信貸週轉增速,則會考慮通過加大執行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力度,包括降低準備金利息等手段解決。
“ 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銀行,一方面需要收縮信貸週轉規模來滿足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央行如果對存款準備金的利息也差別化甚至歸零的話,銀行的資金收益率將會降低,息差也會受到影響。”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10月份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6家銀行已接獲通知,將繼續被實施差別的存款準備金率,期限暫定為三個月。央行對此消息並未予以否認。
銀行明年信貸週轉壓力大
“2010年,一些處於區域高速擴張期銀行,受信貸週轉指標嚴格控制的影響信貸週轉規模增速受限,而成本費用大幅上升,成本收入比受到負面影響。在新的管理體制下,這種情況將得到改善。 ”第一創業證券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新的管理體制中,信貸週轉指標控制的作用被弱化。在信貸週轉供需兩旺的情況下,央行控制信貸週轉,必須不斷收緊商業銀行流動性,令其“無錢可貸”。商業銀行規模擴張受到限制,同時緊的流動性將抬升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以及貸款的利率,兩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量價互補”關係。
銀行業分析師表示,新的信貸週轉管理模式顯然還未有時間表,只是央行的一個表態意向,“不是一刀切的管理,而是根據各家銀行的風控能力,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在滿足監管條件下確定銀行所能實現的市場擴張和盈利。類似於券商的分類管理制度,應該說是更為'科學'的。”除了信貸週轉管理的製度正在醞釀變革,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指標也有新的變化。 11月17日印發的名為《中國銀監會關於加強當前重點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中,銀監會明確提出,對於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佔貸款餘額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5%,同時貸款損失準備金佔不良貸款的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150%。
“按2.5%的撥貸比要求,對上市銀行的2011至2016年的信貸週轉成本進行測算。假設每年貸款增速維持在15%的水平,當年新增貸款部分按2.5%的比例在當年計提撥備,2010年底存量貸款部分的撥備缺口在寬限期內平均分攤。大部分銀行在寬限期內的信貸週轉成本將達到0.4%以上,而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年化的信貸週轉成本大多集中在0.3%—0.4%的區間,即未來上市銀行的信貸週轉成本會有小幅上升。”第一創業證券研究認為。
日前,銀監會對平台貸款五級分類落地,平台貸將面臨更為嚴格的貸款五級分類規定以及風險權重計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