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週轉-融資難度加大部分開發商未雨綢繆求自保
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
2010/4/2 下午 05:47:33
返回
打印
1月22日,在香港上市3個月還不到的恆大地產(03333.HK)公告宣布發行多達7.5億美元、利率高達13%的高息債,成為今年內地在港上市房企再融資的第一單,也創下了內房股發債規模的新紀錄。
1月22日,在香港上市3個月還不到的恆大地產(03333.HK)公告宣布發行多達7.5億美元、利率高達13%的高息債,成為今年內地在港上市房企再融資的第一單,也創下了內房股發債規模的新紀錄。並且,在宣布發行高息債一周後,恆大地產又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即集團主席許家印全資擁有的鑫鑫公司與工銀亞洲簽訂了股份抵押協議,通過抵押2.7億股恆大股份以獲得4000萬美元的2年期貸款。
事實上,除了恆大地產,已有不少上市房企在資金面上有所動作。如雅居樂(03383.HK)剛與美國銀行證劵亞洲有限公司訂立信貸協議,獲得了1.25億美元的3年期貸款;又如綠城中國(03900.HK) 在1個月內先後與平安信託和中泰信託合作,獲得了最高可達31億元人民幣的信託融資。
近期,世茂股份(600823)也調整了定向增發發行預案的募集資金額度,雖然由原來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削減為不超過17億元人民幣,但也能用於4個項目的運作;與此同時,世茂房地產(00813.HK)公佈就2011年和2016年到期的美元債券的相關條款修訂建議徵求債券持有人同意,目的在於其增加負債的行為能夠得到允許,從而為加速擴張的業務提供資金支持。
有分析認為,儘管去年樓市的快速回暖充實了不少開發商的錢袋,可是隨著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台以及貨幣政策的調整,開發商的資金鍊還是會逐漸受到考驗,而以後再融資很可能難度加大。
“房企融資成本已經在增加,如去年9月碧桂園發行過2014年到期的3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也達到11.75%,境外發債利率基本都是超過兩位數的,而境內發債的利率也在提高。”有市場人士就向記者表示。
楊紅旭也認為,對房地產市場而言,資金流動性暫時還不是問題,中央也表示2010年依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會增加針對性和靈活性,潛台詞就是如果市場過熱就會採取一些手段,而貨幣政策的調整將顯著影響樓市,無論是對開發還是對消費節奏,所以開發商需要未雨綢繆。
貸款空間收窄開發商加速資金回籠
“ 在中央態度如此嚴厲的情況下,銀行系統又怎麼敢亂來?”當被問及眼下的貸款形勢,一家上市房企高管向記者直言。但與此同時,他也向記者表示,各家銀行每年的信貸任務往往是一年比一年重,房地產項目仍是他們很看重的一塊業務,如果樓市能夠順著調控穩定下來,銀行對開發商最快在下半年就可能再度“鬆手”,而眼下開發商需要做好的,就是維護好自己的資金鍊,“好在去年我們賣掉了幾塊地,現在手裡還有錢。但如果樓市持續不好,推地的節奏也會相應放緩,我們一級開發商就得想辦法充實現金流,現在我們已經試圖跟二級開發商合作,共同開發、銷售。”
而另一家內地在港上市房企的上海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雖然市場再遇調整,但總部今年給他們定的銷售指標不低,“除今年可以發售的在建項目,我甚至還得再拿塊地並且做到開始預售,才可能完成任務。所以面對調控,我們未必能選擇原地觀望,加速回籠資金也是有必要的。”
有一位小型地產公司的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其正在兜售自己在三線城市開發的商業項目,“我準備把項目整體轉讓掉,倒不是經營不善,當前調控壓頂,向銀行貸了近1億的款,僅靠租金還是很辛苦,銀行現在也盯得很緊,生怕出現壞賬,乾脆轉讓算了。”
“ 從'國四條'到'國十一條',從國土部與證監會配合核查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到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輪房地產調控影響開發商資金鍊的環節不少,加上去年開發商顯得比較亢奮,大量拿地又'地王'頻出,這些因素都將形成對他們資金鍊的考驗,要么就是多元化融資,要么就加緊銷售回款,必須做出選擇。”同策諮詢研發中心總監夏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