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鬆綁,房產資本金門檻降低

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 2009/6/17 下午 04:06:06   返回  打印
有人擔心,房產資本金門檻降低,會否把開發商的風險轉嫁給銀行?
“資本金比例降低並不意味著銀行就會放開信貸閘門,房地產授信仍是銀行風險控制的重點。”李文濱指出,20%的下調只是標明了最低限度,但銀行不一定照此 執行。貸不貸,貸多少,主動權和決策權還在銀行手裡。這對銀行貸款審查是否嚴格、風險防範機制是否健全也是一種考驗。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樓市交易回暖,開 發商資金壓力得以緩解,銀行承擔的貸款風險反而有所降低。

李文濱說,放鬆信貸閘門,影響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究竟會有多少資金進入房地產開發行列,還是要視市場情況而定。比如2004年以來一直執行 35%的比例,但房地產業並不“差錢”,市場同樣出現迅猛發展。估計資本金比例下調後貸款量的增加幅度應該不會超過20%的資本金下降幅度。

正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巨大的影響力,才使得國家對待這個行業的態度相當謹慎,實施的相關政策也力求有保有壓——既要釋放出房地產行業的能量,又要調控可能發生的風險,防止暴漲暴跌;既對其拉動經濟增長寄予希望,又力圖通過結構性微調,在改善民生上能有所作為。

此次資本金新政對不同的商品房開發投資是有所區別的。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從35%調低至20%,而其他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只下調了5個百分點,從35%降為30%。

對中低端項目資本金比例有更大幅度的下調顯示了政府保障民生的一貫態度。鼓勵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投資,通過增加供應量來抑制房價,自 然會使更多老百姓能夠買得起房。 “房價漲跌都是市場行為,關鍵是各地政府會拿出多少收入用於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條件,這才是眼下要特別關注的。沒有這一條,就不能體現國家保增長、調 結構、惠民生的真實意圖和根本原則。”王珏林表示。
回到列表